当前位置: 首页 > 花诗花语 >

花开花谢不是写着玩的:古诗词中“春花”意象解读

31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19 22:00:17    

按语

在传统诗词中有很多意象,从花花草草到山山水水,从飞禽走兽到亭台楼榭。这些意象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些故事以典故的形式出现,增加了诗的内涵。

比如人们写柳树是因为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惯,写月亮是为了表达思念,写流水东逝是为了突出光阴的宝贵等等。不过,当我们在阅读和使用这些已有的意象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种意象到底是怎么来的?叶嘉莹先生所讲的“兴发感动”这种感动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由这种意象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动呢?这背后的关联无论对于阅读者还是创作者,都是有思考价值的。

在古诗词中有大量的“落花”意象,而这些“落花”一般都是指春花(春日的花),春天短暂,而春花易落,因此在古诗词中产生了所谓的“伤春”情绪。

在这里,我以自己的创作经验,来尝试探讨一下“春花”这个意象背后的含义。

杜甫笔下的“春花”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火很快危及长安。唐玄宗吓得不行,左手牵着杨贵妃,右手招呼着文武大臣,跑四川避难去了。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

而诗人杜甫正带着一家人在羌村避难,当他听说了这件事,想着要报效国家,便千里迢迢去投奔新一期的领导班子。但杜甫运气实在不好,在路上就被安禄山的人给抓了,并把他送到长安。杜甫当时吓坏了,这还了得,心里暗暗发誓,我绝不能助纣为虐,给我官我也不会当,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不过这次杜甫有点一厢情愿。因为杜甫以前的官职太小,没几个人认识他,反而没关押他。

公元757年,长安城中花草飘香,春天来了。但春天的美景杜甫看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山河虽然,已经物是人非。此时此刻,鸟语花香不仅没有给杜甫带来美的享受,反因长安城的沦落和自己的遭遇而觉得触目惊心。最终,杜甫把心中的愤懑写成了一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们首先把这首诗解读一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被攻破,一派萧条,但是山河依旧。春天的长安应该草木勃发,自然之景不随人的感性变化而变化。这种对比,加深了国破的悲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愁绪越多,景色越明快,对比越强烈。这是这一手法的特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争持续不断,一封家书都很难寄到。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结尾回到诗人自身,国家沦陷,诗人自己呢,白头搔更短,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春花”是人类短暂光阴中可以见证的生命历程

回看杜甫的这句诗,“感时花溅泪”,感,感慨。时,时事。感慨当时国破山河在,花朵上的露珠也像是流出的眼泪。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面对春花这么美好的事物,但是此时却是国家沦陷,所以诗人落泪。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要把春花绚烂放开与作者面对满目萧条作对比。

更一层深意,安史之乱之前,叫做开元盛世。那时国家蒸蒸日上,不也像春花一样美好吗,但是此时呢,那样的美好也转瞬即逝了。

为什么春花成为伤春的典型意象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与诗歌,究竟是在探索什么问题。如果有一个终极答案的话,应该是人类如何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从这个角度来讲,生命的开始和终点,都是那样的严肃、无法预测和充满神秘。

相对于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我们的生命短如一瞬间,而春花则不是,春花的美好我们可以见证。春花之所以成为伤春的代表,因有它美丽、无论是颜色、气味、形状,可以说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更重要的是,这么美好的事物,只有短暂的生命,我们能眼睁睁看着春花从生到灭。这就刺激了诗人敏感的神经,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春花易落”不仅仅是静态画面,更是一个动态过程

春花的开谢,代表了生命的开始和终结。在这个过程,敏感的诗人会记录这种美好事物的幻灭,见证这个过程是有点虐心的。我们在诸多的诗词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个过程的描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摸鱼儿》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欧阳修》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当我们知道诗人笔下春花如精灵般凋谢的时候,在那份美感背后又能读出一份厚重,但这依然不是这个“春花”意象的全部。

春花的重生:崔护《题都城南庄》更深刻的隐喻

春花的另一重深意,在崔护的那首著名的《题都城南庄》中可以窥探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与这首诗相关的是一个故事:

唐时,博陵(指河北省安平县)有一青年名叫崔护,容貌英俊,文才出众,来到都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由于距家路途遥远,便寻居京城附近,准备来年再考。清明时节,他一个人去都城南门外郊游,遇到一户庄园,房舍占地一亩左右,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崔护走上前去叩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问道:“谁呀?”崔护告诉了自己的姓名,说:“我一人出城春游,酒后干渴,特来求点水喝。”女子进去端了一杯水来,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下。她一个人靠着小桃树静静地立在那里,对客人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意。她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崔护用话引逗她,她却只是默默不语。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崔护起身告辞。送到门口后,她似有不胜之情,默默回到屋里,崔护也不住地顾盼,然后怅然而归。此后一年,崔护没有再去见她。到了第二年清明节,忽然思念起她来,思念之情无法控制,于是直奔城南去找她。到那里一看,门庭庄园一如既往,但是大门已上了锁。崔护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过了几天,他突然来到城南,又去寻找那位女子。听到门内有哭的声音,叩门询问时,有位老父走出来说:“你是崔护吗?”答道:“正是。”老父又哭着说:“是你杀了我的女儿。”崔护又惊又怕,不知该怎样回答。老父说:“我女儿已经成年,知书达理,尚未嫁人。自从去年清明开始,经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时,见在左边门扇上有题字,读完之后,进门她便病了,于是绝食数日便死了。我老了,只有这么个女儿,迟迟不嫁的原因,就是想找个可靠的君子,借以寄托我的终身。如今她竟不幸去世。这不是你害死她的吗?”说完又扶着崔护大哭。崔护也十分悲痛,请求进去一哭亡灵。死者仍安然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让其枕着自己的腿,哭着祷告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不一会儿,女子睁开了眼睛。过了半天,便复活了。老父大为惊喜,便将女儿许配给了崔护。

这样的才子佳人故事当然对于这首诗的流传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这首诗的主旨却不是这个附会的故事所能传达的,毕竟很多唐诗名篇在流传过程中都曾被赋予了很多传说和故事,这是我们需要强调的。

对诗中最深刻的意味的理解,因为有了刚才“春花”意象的解读而变得容易了些,但也不得不再更进一步思考。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世间美好的容颜和春天的桃花一样美好,相得益彰,正如我们常说的“美人如花”。春花短暂,人可以见证它的开和谢,可反过来呢,春花年年绽放,但人的容颜、人的青春却不能重返,这种对比之后,人们才发出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感慨,才懂得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惆怅。

其实,与其说是人用诗句写美好的春花,不如说是人们在用诗句讴歌短暂而精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