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花卉知识 >

冬天,建议“干养”9种花,多浇一杯水,就会要它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0:18:15    

冬天养花“多浇一杯水,可能就是一盆花的最后一杯水”。冬季温度低、蒸发慢,很多植物都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它们更需要“干养”——保持盆土偏干,少浇水、少施肥,让它们静静度过寒冷的时光。今天就分享9种特别需要“干养”的花,冬天别管得太多,否则再好养的花都难以熬过这个季节。


1. 虎皮兰:浇水少一点,叶子更挺拔

虎皮兰是很多家庭的绿植首选,挺拔的叶片像一把把绿色的利剑,装饰性极强。它不仅美观,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名副其实的“空气卫士”。但虎皮兰在冬天非常怕冷,低于10℃就会停止生长,叶片开始软塌。

冬天养虎皮兰,干养是第一要务。盆土保持偏干状态,哪怕一个月只浇一次水,也完全没问题。把它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叶片会更加碧绿有光泽。


2. 玉树:干燥的土壤是它的“生命线”

玉树属于景天科的多肉植物,枝干粗壮,叶片肥厚翠绿,非常耐旱。它越老越有型,甚至可以养成一盆苍劲有力的老桩盆景,极具观赏价值。但玉树最怕冬天浇水过多,尤其是在气温低于10℃的环境中,盆土湿润会让它的根系冻伤甚至腐烂。

冬天养玉树,完全可以“断水”。当气温低于10℃时,每个月浇一次水,土壤干透再补水,不要急着给它“解渴”。同时,保持环境通风和光照,它会安静地度过冬季。


3. 茉莉花:剪一剪,晒一晒,水要少浇

冬天的茉莉花基本进入了半休眠状态,看起来甚至有些“萎靡”。可别急着浇水让它“复活”,茉莉花越是休眠越需要“狠心”管理。多余的水分只会让它的根部积水腐烂,甚至叶片全部掉光。

冬天养茉莉花,最重要的是狠剪、狠晒、少浇水。剪掉细枝弱枝,留下粗壮的主干,减少水分蒸发;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次等土壤干透再浇透水,盆土稍微偏干反而有利于它过冬。


4. 多肉植物:越冷越不能多管,静等春暖花开

多肉植物以形态可爱、颜色丰富受到花友们的喜爱。但冬天的多肉生长几乎停滞,水分需求大大减少。很多新手花友往往心疼它干瘪的叶片,给它“灌水补充营养”,结果导致根系腐烂。

冬季多肉的养护重点是控水和控温。大多数多肉耐干旱,盆土表面干燥后再浇水即可。如果温度低于5℃,可以彻底“断水”,让它安然休眠。记得让它们多晒太阳,这样颜色会更加鲜艳。


5. 三角梅:冬天一定要少浇水,不然掉叶脱花

三角梅是花友们非常喜欢的观赏植物,一年开花好几次,是阳台和庭院的点睛之笔。但冬天是它的敏感期,温度低于10℃时会开始“掉叶”,如果再浇水过多,根系就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导致整株植物枯萎。

冬天养三角梅,保持盆土干燥是关键。水分过多只会让它的枝条萎缩、叶片发黄。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它的花苞会更有希望度过寒冬,来年春天再次爆盆。


6. 仙人球:冬季干透不浇,浇就浇透

仙人球是很多人家里的“懒人花”,它的生命力顽强,几乎不需要太多打理。但冬天的仙人球也有“脆弱”的一面,多余的水分会让它在低温下出现腐烂。

养护仙人球最重要的一点是“干透不浇,浇则浇透”。大球每月浇水一次,小球两周浇一次,避免根部积水。如果环境过于潮湿,可以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样更利于它健康生长。


7. 倒挂金钟:少浇水才能保住它的根

倒挂金钟的花形优雅,像一盏盏倒挂的小灯笼,深受花友喜爱。可这种花娇气得很,尤其是冬天,水分过多会让它的根部直接“挂掉”。倒挂金钟适合放在室温15℃左右的地方,减少浇水次数,盆土稍干也不会对它造成太大影响。

冬天的倒挂金钟,每20天浇一次水即可,不要强行“补水”,让它自然休眠,春天才能更好地爆发。


8. 文竹:根部太湿,它会“气绝”

文竹的纤细绿枝和清新气质让它成为很多家庭书房和办公桌的首选植物。但冬天的文竹很怕“过度关心”,土壤长期湿润会导致根部窒息、腐烂,叶片也会快速发黄。

冬天养文竹,建议每10天浇一次水,甚至更久。它喜欢半阴环境,可以放在有散射光的位置,土壤略干对它来说反而更有益。


9. 虎刺梅:干养是对它最大的“温柔”

虎刺梅是种非常“皮实”的植物,叶片厚实,枝干布满小刺,开出的花朵鲜艳迷人。但它非常不喜欢冬天“多水”的环境,一旦盆土长期湿润,根系就会腐烂。

冬天养虎刺梅,保持盆土四成干的状态最安全。如果温度低于10℃,可以停浇水,等气温回暖再慢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