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桃花漂亮心情美的句子(10首最美桃花诗)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此诗开篇言“人间四月芳菲尽”,点明在孟夏时节,百花逐渐凋零,让诗人觉得似乎春日已尽。而游赏至大林寺,却惊异地发现“山寺桃花始盛开”,山顶风貌与山下完全不同。山寺的桃花仿佛才知春意,刚刚开花,诗人驻足欣赏这一奇景,恍然像是从春意消逝的“人间”到了仙境,把因地理高度不同造成的时节差异写得妙趣横生,充满风韵。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两句抒情。原来春天并没有走远,只是自己不知道它悄悄躲到这高山古寺中来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留恋之情,都在这两句诗中得到了体现。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来衬出了少女姣好的面容,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一眼惊艳心驰神往、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当时双方脉脉含情、默默相对的美好情景。
然而很快笔锋一转,还是同样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同一个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诗人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长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无限怅惘不言而喻。
诗句朴素无华,为何却流传千年?因为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首描写渔夫生活的小词,既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汛时节捕鱼的场景,又展现了作者的渔隐之乐。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则象征闲适,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仿佛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以及江南肥美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的情景。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呈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末两句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斜风”即微风。渔父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在微风细雨中乐而忘归。全诗着色明快,用语活泼,生动表现了渔父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渔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苏轼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题写的题画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描写了江岸边一片竹林稀稀疏疏、颜色青翠;远处,三两枝桃花悄悄绽放,色彩鲜艳,似乎向人们报告着早春的到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富含哲理。鸭子下水说明水温回升,春天已到。正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所以才能首先知道水温的变化。凡事也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此句将艺术美感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不仅扩大了诗的境界,而且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索。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后两句描写了一片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还有美味的河豚,这是多么令人愉悦的季节啊。画中景物是静止的,但在诗人的妙笔下却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妙趣横生。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景中含理,耐人寻味,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惠崇画作的欣赏、赞美之情。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这首诗是第五首,写诗人到黄师塔前看花,描绘了一幅早春的画面,表现了桃花之美及诗人赏花、爱花的审美心理。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诗人于阳光明媚的春日散步至黄师塔墓前,一江的碧波春水径自东流。春和景明,诗人亦想饱览这无限春光,怎奈暖风熏得人微醉,只得倚着这春风小憩片刻。“倚”字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将诗人在微微的懒倦状态下向往美好春光的情状刻画得形象生动。“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师亡无主,桃花却仍自在地开着,字里行间,流露出无人赏识的淡淡哀愁。这里叠用“爱”字,言诗人看了浅红看深红,应接不暇,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仕途不顺,济世梦断,饱经离乱,杜甫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离乡客蜀,并在成都西郊草堂安顿下来,因此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排遣郁闷,隐藏着悲的情调。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本诗为一首写景抒怀的出访诗,诗人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写景浓重,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云游四方的娴雅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境界。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灼灼其华。诗人缘溪而行,所闻所见有如世外桃源,超尘拔俗。“带露浓”三字,既描刻了桃花的晶莹剔透,又点明了作者入山的时间,日出而行,与后文的“溪午”相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诗人在林间游走,不时见到麋鹿出没,林深路长,正阳当空之刻,道院钟声杳杳。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鹿性喜静,常在丛林深处活动,所以诗人以“时见鹿”衬托了山谷丛林的僻静。又以“不闻钟”暗示道人乘空而去,唯涓涓长流的溪水在这无人之境叮咚作响。既是写景的神来之笔,又为后文的“无人知所去”遥相呼应。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诗人抵达道观,唯见融入青竹环抱,云气迷蒙,碧峰苍翠,飞流直下。一个“分”字将“野竹”“青霭”两片青葱的色调汇成一体;一个“挂”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瀑布湍急与“碧峰”高耸之态,二者相映成趣。此句对景状的细致描写,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方净土的淡泊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乃至怅然若失的情怀。“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借问旁人,打听道士云游何处,却无从知晓,随性停靠在门前青松之下,一边细品道观的景致,一边等待着道人归来。诗人用笔略带迂回,侧面描写了“不遇”的事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一“愁”道尽诗人凭松空望,惆怅落寞的情状。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月光清冷,仿佛有冰凉的触感,月亮弯弯,像是女子的弯眉,悬挂在柳树围聚的水湾之间,寥寥几字,一幅精致形象的工笔画作展现在眼前。“越中山色镜中看”,平静的湖面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越中青翠的丛山,山色的倒影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在诗人笔下更多了几分活泼生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兰溪三日前下了一场春雨,正值桃花初开,雨水与花瓣相间,“桃花雨”的形容优美生动,明丽春色跃然纸上。尾句“半夜鲤鱼来上滩”,夜半人静时分,湖中鲤鱼游动,鱼儿挤攘之间,几乎要跳上岸边的沙滩,诗人对动景的描绘用词更加精巧,意境清新自然,展现出春季里的勃勃生机。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这首诗通过燕子归来,桃花盛开,描绘出春日的湖光美景,同时将春雨断桥、小舟摆渡作为春日的特色进行描写,将满湖春色全然托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燕子到来,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用一句设问,表达了当时的惊讶和喜悦,放眼一看,春天果然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了,但因为湖面水涨,花枝落在了水里,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景色迷人。“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诗人漫步在湖堤,将目光停留在被春雨淹没的桥面,对于春游者来说,这莫过于一个挫折,但刚好柳荫深处,撑出一只小船来,诗人毫不犹豫地租船摆渡,继续游赏,这让春游变得更有情趣了。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为桃花源。据他的描述,在桃花源外,有一条小溪,两岸有“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相传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县内。这首诗所描述的桃花溪未必实指其地,而是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沿用其意境。
陶渊明的桃花源曾引起多少人的设想,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使处在战乱中的人多么地向往。可是,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对现世的不满,经过三国两晋战乱的人们向往桃花源,应该不难理解。但身处开元盛世的张旭,为什么也写出了这样一首《桃花溪》呢?诗句作了很好的回答。
本诗的意思是说:在云烟缭绕的桃花溪上,隐隐约约地架着一座小桥,溪水终日地流着,上面漂着无数的桃花。这不禁令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因此,作者在石矶边遇到驾着小舟的渔夫时,禁不住地想他可能是从桃花源里出来的,脱口问道:“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在这条小溪的什么地方?”显然,是眼前的美景使作者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真的到了桃花源外的桃花溪。这是作者审美体验的高潮,也是作者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写照。作者身处开元盛世写出这样一首诗,正是作者追求美与理想的本性的表现。他并不是简单地借用陶渊明的意境,而是通过陶渊明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一首隐逸之作,刻画了诗人淡泊名利、不苟同于时俗的心理,塑造了一个隐逸的君子形象。
诗人栖居在青翠秀丽的山间,生活得恬淡而自足。山中桃花烂漫,片片飘落,随着潺潺流水悠然远去。不明诗人志趣的俗人对此甚为不解,好奇地询问他为何甘愿隐匿于这僻远的山中,诗人只是微笑,并不作回答。
热门文章
-
红玫瑰花语是什么
红玫瑰花语是什么?红玫瑰花语:我爱你、热恋,希望与你泛起激情的爱。红玫瑰以妩媚俏皮之红,与爱相配。 不动声色,不能言说, 在目光穿梭中,剥去层层心防, 将你融化在眉目的绵绵情意里。 只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你, 只想拥你入怀, 像孩子那般宠溺。 你永展笑靥是我最深的期许。红玫瑰用最绚烂饱满的红诠释爱。 -
文竹花语是什么? 文竹会开花吗?文竹开花代表什么,是什么兆头?
文竹花,象征永恒的友谊之花,这样的花朵是送给朋友最好的礼物,那么文竹开花代表什么呢? 文竹开花有什么兆头呢?一起来看看吧!一、文竹开花代表什么有人说文竹开花是凶兆,这样的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其实文竹不仅可以开花,还能结籽,这是正常的生长规律。一般只要经过4~5年的栽培,在9~10月份文竹就可能会开出 -
每日一花之黄色玫瑰寓意和花语
黄玫瑰(Yellow Rose)花语:幸运。友情:纯洁的友谊,美好的祝福。爱情:热情真爱,为爱道歉,已逝的爱,失恋,等待爱情。黄玫瑰,是玫瑰的黄色品种。玫瑰在日常生活中是蔷薇属一系列花大艳丽的栽培品种的统称,在植物分类学上应称为月季或蔷薇。黄玫瑰姿态优雅,色彩明亮,十分引人注目。简介玫瑰 -
绿萝也有花语,客厅养一盆,守护你的小幸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养花的人就更不必说啦,家里摆上几盆花,眼里是美心里也是美,不过你知道这些花都有什么寓意吗,哪怕最普通的绿萝吊兰蟹爪兰···都有它自己的花语,今天就跟着一起了解一下吧!1绿萝坚韧善良,守望幸福。它虽然普通,却生命力极强,1杯水就能养好,四季常绿,生生不息的装扮着我们的小家,守望着温暖 -
凌霄花花语是什么?
凌霄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里就有记载,当时人们称之为陵苕,“苕之华,芸其贵矣”说的就是凌霄。凌霄花的花语是“敬佩、声誉”,寓意着慈母之爱,一般会将它和樱草、冬青搭配在一起而送给自己的母亲。此外,它还代表着独立的品行,在诗歌中也有写过这种花卉,所以送给自己钦佩的女性也是不错的。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
蓝玫瑰花语是什么?各色玫瑰的花语,明天七夕,送花就用它
粉玫瑰花语:永远的爱、初恋、特别的关怀白玫瑰花语:纯洁、高贵、天真和纯纯的爱淡绿玫瑰花语:青春长驻,我只钟情你一个。红玫瑰花语:希望与你泛起激情的爱黄玫瑰花语:纯洁的友谊和美好的祝福。 送花对象:朋友橙玫瑰花语:初恋的心情、友情、青春美丽、羞涩、献给你一份神秘的爱。紫玫瑰花语:珍惜的爱,忧郁,梦幻, -
秋海棠花的花语,苦恋悲伤断心肠
海棠花花语:温和、美丽、快乐、苦恋,跟随他人的引导走。海棠花代表意义:游子思乡、离愁别绪、温和、美丽、快乐。秋海棠象征苦恋。当人们爱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花语就便有“苦恋”了。海棠花: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 -
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有哪些(30首荷花诗词)
荷花北宋 · 刘攽白水满方塘,荷花五月芳。弄珠圆不定,濯锦冷逾光。香忆风醒酒,声宜雨送凉。扁舟学骚客,葺室近沧浪。【五月芳】荷花三百里,草木正葱茏,人间七月,美好热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映日荷花】赏一池荷景,闻一缕 -
最美桃花诗,许你十里桃花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 -
描写春天花盛开的简单诗句(8首春花诗词)
春天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活力。春天的气息,清新而湿润,充满了生长的气息,各种花卉竞相开放,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香,让人陶醉。春天的美好,让人心情愉悦,让人精神振奋,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