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生姜播种期即将来临,如何种植管理才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春季,是农耕农忙的时节。对于咱们广大姜农朋友来说,再有不久,等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或谷雨前后,并且天气温度回升稳定后,就到了咱们大家一年一度种植生姜的黄金期了!
生姜播种期的早晚要看当地温度的具体回升情况。一般来说,春季回温早、回温快的地区在3-4月份就可以开始生姜的种植,反之,春季回温晚、回温慢的地区则一般需要等到4-5月份才能种植生姜,这是因为姜种播种到地里以后需要适宜的发芽温度,如果姜种过早的播种到地里,气候冷、土温低(温度低于15度)的环境就会直接影响到姜种的正常发芽出苗。

对于咱们每年都种植生姜的农民朋友来说,出苗齐整、长势健壮、亩产量大、姜块品质好、病虫害少等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结果。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种出健壮、高产、优势的生姜呢?我们在生姜的种植管理上又应当重点注意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两个问题,今天农技小背篓就在生姜种植期到来之前,先给大家说一说生姜的高产种植管理方法,以供广大姜农参考借鉴。
一、生姜的最佳种植时间
生姜播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掌握好姜种播种的最佳时机,播种的早与晚主要与温度因素有关。

如果播种过早,土温低、气候冷则姜种容易出现烂种、不发芽、发芽慢的问题,姜种出苗后也容易因霜冻、倒春寒等发生被冻伤或被冻死的情况,反之,如果播种过晚,生姜则会因为出苗过晚、生长周期变短、姜块膨大发育期不足而造成后期减产。
一般来说,在春季适宜的播种环境条件下,生姜播种宜早不宜晚,因为播种期过晚容易导致后期减产。
那么,春季在种植生姜时,在几月份、什么温度条件下播种最合适呢?正常情况下,在春季播种生姜时,选择天气温暖、晚霜过后进行最合适。

在最佳播种期的温度上来说,生姜在土温最低温度连续稳定在15-16度以上时播种最合适,如果温度低于15度以下,生姜播种后容易出现姜种不发芽的现象。
在最佳播种的月份上来说,大部分地区的生姜(如生姜主产区山东等华北地区)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前后或者在清明到谷雨前后播种比较合适,对于北部地区春季气温比较冷的地区来说,甚至需要等到4月底到5月份前后才能播种,具体要看各地春季的土温什么时候回升到15度以上了!
除此之外,对于催芽播种和露地覆膜播种的生姜来说,可以在正常播种期内适当提前几天播种。

二、生姜的选种、晒种、切块、消毒、催芽管理
春季气温与土温相对较低,为了促使生姜播种后出苗快、苗齐、苗壮,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播种前应当全面做好包括选种、晒种、消毒、催芽、切块等几方面的姜种处理。
在姜种的选择方面,建议咱们姜农在生姜播种前15-20天左右时,把姜种从储藏室或姜窖内取出洗净,然后把发育饱满、肉质充实、健壮肥大、皮色鲜亮光泽且姜块表面没有任何病斑、虫眼、冻害、伤口、霉变、受潮的姜块挑选出来留做姜种使用。

在姜种的晾晒方面,在把挑选洗净姜种后,然后选择晴天把姜种放在阳光下连续晾晒2-3天,晾晒时上午9点左右开始晒到下午4点左右开始收,一直把姜种晾晒到姜块的表皮泛白发亮即可。结合晒种把那些干瘪、瘦弱、干小、灰褐、皱缩、病虫害、损伤、受潮、霉烂等不良姜块剔除掉。
在姜种的消毒杀菌方面,把晾晒好的姜种用波尔多液、多菌灵、高锰酸钾、甲基托布津等药物水溶液进行浸种消毒杀菌,等姜种充分吸水后捞出沥干,然后放在空气湿度80-85%左右、温度22-28度左右的温湿环境下进行催芽,或者把姜种埋入干净的湿润河沙土中进行保湿催芽。经过晒种、浸种以及在25度左右的温暖湿润环境下催芽,姜种一般在7-10天左右即可萌发出幼嫩的姜芽。

在姜种的切块方面,在姜种的姜芽长到1公分左右时,我们把个头较大的姜块切割成每个大约有50-80克左右重的小姜块,并且要确保每个姜块上都有1-2个健壮芽(壮芽可以留1个芽,没有壮芽建议留2个芽),然后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温度准备待播即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后续把壮苗和弱苗进行统一管理,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进行姜种切块时,根据姜芽的大小和强弱进行分级归类,播种时再进行分类播种管理。同时,在姜种切块时,凡是芽口发污、发黑、发霉的都要剔除掉,同时要对姜种切块的伤口喷洒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消毒杀菌保护,或者在姜种的伤口处涂抹石灰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三、生姜种植地的选择、消毒与基肥
1、种植地的选择
生姜种植地的土壤状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生姜的出苗快慢、出苗率、整齐度、健壮度以及病虫害发病率,而且也会影响到生姜后期的长势、产量和品质。
在生姜种植地的选择上,大家应当注意:生姜不可接年重茬种植,连种时间不可超过2年,也不要选择前茬作物是辣椒、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的地块种植,也不可在种植花生、大白菜、烟草、韭菜等作物的地块上种植,否则生姜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十分严重的病虫害。

种植生姜的地块,最佳土壤环境是酸碱PH值在6-7左右,弱酸性土壤也可以,土壤的酸性或碱性太大不适合种植生姜,同时,因为生姜的根系比较浅且不发达,但它生长期长对养分需求量大,所以我们在种植生姜时,就应当选择土质疏松、深厚、肥沃的地块,同时要选择通气性、透水性、排水性都比较好的沙瓤地或轻壤地,不可在黏性重或地势低洼的地块上种植生姜。

2、种植地的消毒杀菌
土壤消毒杀菌应当在生姜播种前进行,目的是灭杀土壤中残留的病菌,减少种苗期的病害发生率。在土壤消毒杀菌的管理上,大家既可以使用农用链霉素、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也可以使用氯化苦、生石灰等,土壤消毒杀菌可以结合土壤深翻、施肥整地等一起进行。
3、种植地的基肥管理
生姜属于比较“吃”肥料的一种农作物类型,因为它生长期周期长,所以需肥量就比较大。一般来说,在生姜种植前,我们可以按照每亩4000-5000公斤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北方)或钙镁磷肥(南方)40-50公斤+20-25公斤氮磷钾复合肥的用量,结合整地施入到种植地土壤中去。

4、种植地的整理
结合整地施肥,对生姜种植地进行30-40公分地深翻起垄,然后在垄上开沟8-10公分进行待播。
四、生姜的种植密度与播种方法
1、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生姜的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最有利于高产。正常情况下,凡是土壤肥力比较好的地块可以按照行距60-65公分、株距20公分左右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按照行距60-70公分左右、株距18公分左右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具体种植的行距与株距密度,大家应当根据自家土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增减。

2、播种方法
在生姜播种前,先浇透底水湿润土壤,等水分完全渗透到地下后,然后把准备好的姜块采取穴播或条播的方法播种到播种沟或播种穴内,播种时要使姜种的幼芽统一向上且方向一致,播种完成后撒盖5公分左右的草木灰或细薄土进行盖种,在地面喷施1遍除草剂后覆盖上地膜进行保温护墒即可。
五、生姜的水分管理
生姜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它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必须掌握好生姜种植地的水分管理技巧。

一般来说,生姜生长期内保持田间始终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80%左右。在降水正常的年份下,大姜整个生长期内只要掌握好几个关键期的浇水管理即可,它们分别是出苗期浇水、出齐苗后浇水、旺盛生长期浇水、地下姜块膨大发育期浇水,但要注意的是,苗期时土壤干旱时才可浇水,而且要浇小水,苗期浇水过频或过多都姜苗生长不利,同时,在生姜进入到生长旺盛期时,一般一周左右就需要浇1次水,除此之外,在夏季高温生长期时,要注意防范雨后田间积水积涝,如果需要浇水尽量选择在一早一晚时进行。
六、生姜的追肥管理
生姜整个生长期内一般需要追肥3-4次左右:
第一次追肥一般在一般是在幼苗出齐后时开始进行,苗期追肥应当以轻施肥、施淡肥为主,施肥的种类氮肥为主,可以使用淡薄的尿素水或腐熟人粪尿进行淋浇促苗。

因为第二次追肥正处于生姜旺盛生长期、第三次追肥正处于地下姜块快速膨大发育期,这两个阶段对养分需求量大,所以都应当重追肥。
第二次追肥一般在6月初到7月初生姜旺盛生长期内进行,此时追肥建议每亩施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25公斤+8-10公斤的尿素。

第三次追肥一般在9月初到10月初生姜的姜块快速膨大期期内进行,本次追肥可以每亩施入25-公斤左右的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的硫酸钾或氯化钾。
此后如果姜地有脱肥早衰等情况,再根据生姜的实际长势灵活补施一些肥料即可。
七、生姜的培土管理
在生姜的生长期内进行3次的分次培土管理,是提高生姜产量、改善姜块品质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生姜的培土管理分为小培土和大培土,第一次培土是田间小培土,一般在生姜长出3-5个分杈时进行,培土的厚度一般在2-3公分左右,第二次培土也是田间小培土,一般在第一次培土后20天左右时进行,培土的厚度一般在3-5公分左右,第三次培土是生姜生长期内的大培土,也是生姜生长期内最关键的一次培土,本次培土一般在第二次培土后15-20天左右时进行,培土的厚度需要增加到6-8公分左右。
此后,发现地面有姜芽漏出地面时,应当随时培土覆盖到地下。

八、生姜的中耕除草管理
对姜地进行中耕除草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控制田间杂草、预防杂草与姜株生长争夺养分,另一个是破除表土板结、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为姜种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的根际土壤环境。
一般来说,姜地的中耕除草应当以浅耕为主,以防伤及生姜的地下根系。正常情况下,生姜的生长后期内至少需要中耕除草两次,一次是在苗期,一次是在封垄前的生长期,建议大家在生姜出齐苗后进行一次,在生姜田间封垄前再进行1次,也可以在齐苗后到封垄前每隔20天左右进行1次,等到生姜完成田间封垄后就不可再进行中耕除草了!

九、生姜的遮阳防高温管理
生姜虽然喜光喜温,但它不能长时间被高温强光直射,在生姜生长到夏季高温季节时,我们应当通过在田间搭设遮阳棚、遮阳网或者在田地行间撒盖秸秆稻草的方法,以此来降低夏季高温强光对大姜造成的危害。
十、生姜的病虫害防治
一般来说,生姜上的病虫害类型并不是太多,但是它要重点预防姜瘟病,在姜瘟病的防治上,除了要做好土、种、苗的消毒杀菌处理外,还要经常到田地间巡查有没有病株,如果发现病株,应当立即把病株拔除且销毁,然后对病株处的病穴及周围用生石灰水进行浇灌,并对其他健康姜苗喷打药物保护,以防病害在田间蔓延扩散。
热门文章
-
手机为什么会自动跳屏怎么解决(手机闪屏乱跳怎么解决?)
咱们得知道,华为手机闪屏乱跳,这背后可能藏着软件的小脾气,也可能是硬件在悄悄抗议。咱们先从软件这块儿入手,试试下面这几招“温柔疗法”。第一招,重启手机。你想啊,手机就像咱们人一样,忙活了这么久,总得让它喘口气吧。长按那个电源键,选重启,说不定手机一开心,闪屏乱跳的问题就自个儿消失了。第二招,给屏幕做 -
幸福树为什么掉叶子(幸福树掉叶子,主要有3个原因)
幸福树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绿植,它树形高大,绿叶婆娑,名字好听,摆在居室中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有非常吉祥的寓意。不过很多朋友养的幸福树,总是养得没多久叶子就开始干枯,甚至全部落光一命呜呼,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咱们一起学习。1、浇水不当幸福树的叶子比较多,又非常薄,所以需要的水分相对是比较多的,如果浇 -
信用卡未销户什么意思(银行卡长期不使用也没注销?后果很严重!)
银行卡长期不使用也没注销会产生什么后果?一张银行卡从开户起,就会产生如下固定费用:工本费5元(有的芯片卡10元),年费10元,小额账户管理费每季度至少3元,合计至少27元。除去工本费,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至少22元。如果开通短信服务,每月至少2元,全年24元,三项费用合计至少46元。即使你长期不用卡,且 -
家庭养花|栀子花的养殖方法
土壤要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如将松树锯末沤透拌入土壤中,使用效果也很良好。光照喜光照充足,但忌强光暴晒,适宜在稍蔽荫处生活。水分喜空气湿润,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盛夏要多浇水,冬季浇水以偏干为好,防止水大烂根。肥料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宜施沤熟的豆饼、麻酱渣、花生麸等肥 -
蟹爪兰功效作用(5种“催眠花”,会在夜间造氧气)
很多人喜欢在家里养一些花花草草,来净化空气,提升家里生机勃勃的气息,家里养花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有些花是带有毒性的,千万不能在家里养,但是有些花卉植物却有着对人身体健康有帮助的作用,家里养一盆,睡得香,身体棒,家里没钱也要养,那哪些植物这么有效果呢?养一盆“安眠花”放在卧室里,这些植物具有释放氧气 -
蟹爪兰植物养护技巧(蟹爪兰如何养护)
1、光照和温度:蟹爪兰属于短日照植物,要提供散射光,避免太强的光。冬天和春天,一般光线不会太强,可放置光线充足的位置。蟹爪兰在5℃~30℃,都可以正常生长。但是冬天最好放在室内养护。2、土壤:蟹爪兰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微酸性土壤种植,种植的时候,土壤里掺入适量底肥。3、浇水:夏天是蟹爪兰的休眠期 -
蟹爪兰的风水作用及其摆放方法(蟹爪兰摆放有讲究,3个位置养护花量大打折扣)
蟹爪兰是秋冬季节花友们都很喜欢的一种花卉,作为一种花叶一体的花卉,蟹爪兰是比较特别的,长势旺盛,观赏价值极高,很多花友都喜欢在家里养几盆,而且还是一种年宵花,开花之后很喜庆。不过有花友说自己养护的蟹爪兰总是长不好,而且叶片发软,看上去一点也不好看。其实养护蟹爪兰,除了正确的养护之外,比如合理浇水,不 -
蟹爪兰的植物简介(花百科:蟹爪兰)
蟹爪兰仙人掌科·蟹爪属蟹爪兰1.形态特征附生肉质植物,常呈灌木状,无叶。茎无刺,多分枝,常悬垂,老茎木质化,稍圆柱形,幼茎及分枝均扁平;每一节间矩圆形至倒卵形,长3-6厘米,宽1.5-2.5厘米,鲜绿色,有时稍带紫色,顶端截形,两侧各有2-4粗锯齿,两面中央均有一肥厚中肋;窝孔内有时具少许短刺毛。花 -
蟹爪兰适应温度是多少(蟹爪兰做好花期调控,花开一整年)
蟹爪兰又名为圣诞仙人掌、蟹爪莲或者仙指花,是仙人掌科蟹爪兰属的花卉植物。蟹爪兰开花正逢圣诞节、元旦节,花朵婀娜娇艳,美丽动人。如果采用垂挂吊盆栽培,蟹爪兰反卷的花朵更是可爱。蟹爪兰非常适合装饰在窗台、门厅,美胜锦帘,深受大家的喜爱。1、温度管理蟹爪兰性喜温暖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度,严忌寒冷 -
嫁接蟹爪兰的植物有哪些(3种仙人掌科植物,哪个嫁接后亲和力更好?)
现在蟹爪兰基本都已经开完花,开始进入新的生长阶段,很多花友也会利用这段时间给蟹爪兰进行嫁接,这样更容易养护,开花量更多,而且观赏效果更佳。蟹爪兰是仙人掌科植物,嫁接砧木当然也需要同是仙人掌科植物,那么在嫁接蟹爪兰时,用哪种植物做砧木更合适呢?叶仙叶仙虽然长有枝干,但它也是仙人掌科的一种植物,植株长有